戏曲创新也需“偶像”
中国传统戏曲的核心是表演艺术,亦即“看的是角儿”。“偶像”,这一活跃于流行文化的词儿,与传统戏曲嫁接,既符合戏曲的艺术规律,又适应了时代步伐。
梅兰芳、周信芳,对于其拥趸而言,就是那个时代的“偶像”。史依弘、王佩瑜乃至张军、李军,对于其粉丝而言,也是当代京昆的“名家”。戏曲创新,既需要角儿继往开来,也需要最广大的戏迷共同努力开拓市场,在根植于戏曲DNA的基础上全方位“脑洞大开”。
戏曲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非遗”,也就不只落在物质上,“只跟着人走的艺术”,或曰“人在艺在,人亡艺亡”。无论是角儿还是戏迷,台上台下的紧密联动,也是一股最终会影响戏曲走势的力量。
如果高素质、全能型的戏迷,能与德艺双馨的偶像名家良性互动,那么戏曲创新指日可待。(朱光)
(摘自 《新民晚报》)
新闻热点
- “炫彩流云”王彩云京胡演奏09-21
- 京剧名家黄正勤先生病逝 享年10-17
- 京剧老生名家安云武先生首开07-30
- 越剧界院团长齐聚上海探讨越08-18
- 豫剧新秀李多伟开专场08-11
- 昆曲有两张面孔:一面守旧如07-30
- 晋剧名家武凌云王春梅夫妻双07-30
- 越剧《舞台姐妹情》首演获赞08-18
- 吴小如毕生收藏 975张京剧老唱12-02
- 越剧名家王君安、陶琪联袂收08-30
推荐关注
- 京剧武生名家叶金援先生喜收07-30
- “戏剧实践课”走进国话11-02
- 《中国京剧》杂志2015年第九期08-27
- 歌剧《方志敏》首演 演绎历史12-28
- 澳门版歌剧《浮士德》制作不11-02
- 当代昆曲名家苏州集体收徒传10-17
- 陕西省京剧院文化惠民演出华10-17
- 纪念汪本贞先生百年诞辰系列10-17
- 天津评剧院11月来沈阳演出两部10-17
- 在小剧场,见识“最癫狂”的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