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中国戏曲文化 >

东路评剧 评剧分东、西两路,以东路为主

【形成与发展】

评剧又称“蹦蹦戏”、“落子戏”、“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为我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我国河北、北京一带。

评剧分东、西两路,以东路为主,我们所说的“评剧”为东路,西路评剧则称“西路评剧”。评剧(东路)于清末(约1910年)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的基础上形成。

东路评剧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对口莲花落阶段、拆出阶段、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戏)阶段、奉天落子阶段和评剧阶段。

对口莲花落阶段清嘉庆后流行于滦县、宝坻、迁安、三河等地农村,已发展为彩扮(对口莲花落)形式,当地农民在逢年过节或上集、赶庙时组织起来演唱,演出形式有“单板”和“对口”两种。“单板”是一人打竹板自打自唱,一般是唱小段,有时也唱成本的故事,如《杨二舍化缘》等;“对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装(也叫上、下串)。上装为旦,下装为丑,上、下装均由男性扮演。此时的伴奏已有了弦、笛、锣、鼓等,人们称这种艺术活动为“双玩意儿”、“落子”、“唱花灯”、“什不闲”等,演出的剧目多为民间故事,如《思夫》、《十绣门帘》,也有整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小借年》、《小姑贤》等。光绪七年前后,开始有了班社。光绪十七年前后,河北东部有了一批莲花落班社,如乐亭的“崔八班”,丰润的“孟光武班”,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等,演出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已有“出潮和“入潮之分,并有了武戏。

拆出阶段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将“对口”的唱、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称为“拆出”。这一阶段,在音乐上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乐器方面在竹板的基础上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唢呐、锣鼓、梆子等,剧目主要是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光绪二十年与二十七年,先后有两批班社进入天津,后来遭到天津当局“有伤风化,永予力禁”的禁令,班社全部被赶出。

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戏)阶段落子艺人成兆才、张化文、金菊花等进入“北平禁地”,演出《开店》、《乌龙院》、《鬼扯腿》等,一度唱红,从此定名为“平腔梆子戏”。1909年,月明珠等艺人带班社进入唐山,使平腔梆子戏受到了河北梆子的影响,从而在艺术形式上得到了改革与进步,乐队去掉了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采用了河北梆子的锣鼓经,并吸收了皮影、乐亭大鼓、京剧等艺术养分,提高了自身艺术的表现力。因平腔戏的演唱用真声、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戏”,至此,评剧作为一个剧种基本形成。

本文《东路评剧 评剧分东、西两路,以东路为主》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wenhua/995.html

上一篇:评剧(东路评剧)音乐与唱腔 下一篇:越剧角色与行头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