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念唱作打
京剧的表演艺术继承、发扬了中国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经多年舞台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化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
“念”和“唱”是京剧台词的两种语言形式。二者相互配合和补充,使人物的思想感情、内心活动、行为动机得以更充分、更完善地表现出来。京剧的唱腔抒情性较强,在戏剧冲突强烈、人物情绪激动时,常用大段或成套的唱腔尽情发挥。另外,在叙事、写景、争论、斥责等场合,也会借助唱功来增强艺术感染力,带给人以美的享受。
“做”是舞蹈化的形体动作的泛称,是加工形态的生活动作,通过手势、眼神、身段、步法等灵活运用,从而使人物的形象、气质更加鲜明。在京剧的舞台表演中,一般在戏剧冲突激化、人物感情波动时,做功的幅度就加大、夸张起来。
“打”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在京剧艺术中用于表现战斗生活或某种特定的生活情景,如跌交(吊毛、抢背)、挣扎(跪步)、晕厥(僵尸)等。其中,凡是用古代兵器刀枪剑戟等对打或独舞的,都称为“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滚跌扑的,称为“毯子功”。另有成套的连续性的武功技术,比如起霸、走边、趟马等,多用于渲染战斗气氛和英武人物的精神面貌。
其表演吸收了昆曲和历代民族歌舞的优美动作与身段,还吸取了山、陕梆子中具有生活气息的民间演技,在此基础上发挥了徽剧本身的武打特长,并融合了杂技艺术。
唱、念、做、打,都具有严格的程式,不同的角色行当也有着不同的规范和路数。各角色之间要密切配合,演员与乐队之间相互默契,使得场面紧张而有条不紊,战斗激烈却具有美感。
京剧的表演歌、舞并重,多用虚拟性动作、节奏感突出,包含着许多程式性的表演动作。京剧在表演时,将“唱”排在第一位,演唱形式包括:独唱、背躬对唱、重唱、帮腔、轮唱、合唱等;京剧的表演中,有一些常用的特技动作,如髯口功、翎子功多用于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惶恐或慌乱。水袖功、甩发功以及髯口功这些特技动作都是一般演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还有着较多的武术功夫,包括:十杆枪、化学把子、丑行基本功、宝剑入鞘、乾坤圈、筋斗、滚钉板等。
栏目导航
新闻热点
- 豫西调有哪些代表人物?08-05
- 宋金朝代时期的戏曲发展简史08-29
- “唐派”有哪些弟子?08-05
- 什么是“依字行腔”?07-31
-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09-17
- 中国戏曲发展简史——秦汉时08-22
- 什么是“拉山膀”?07-31
- 戏曲知识试卷,你能答对几个10-31
- 京剧脸谱谱式09-20
- 什么叫“唱堂会”和“堂会戏07-31
推荐关注
- 光山花鼓的渊源流变?08-12
- 清代地方戏不足之处语言芜杂09-03
- 戏曲中什么是“慢板二钹”?08-10
- 什么是“跳辙”?07-31
- 什么是“看家戏”?07-31
- 曹县“三张”指什么?08-05
- 《梨园春》的“戏迷擂台赛”07-30
- 如何从唱腔体制上区别中原各07-31
- 什么是“喷口”?07-31
- 豫剧传统戏中的“五大铡”是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