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春秋(70)常香玉向豫剧艺术顶峰攀登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十六章
常香玉的唱腔艺术,在豫西调的基础上,与祥符调紧密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豫剧之外,常香玉还对其他剧种如曲剧、坠子、二夹弦、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广泛涉猎,兼容并蓄,将这些剧种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融于她的演唱之中,使她的唱腔不但有豫西调的朴实浑厚、悲壮深沉,而且也具有豫东调的轻巧柔媚、跳荡活泼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祥符调中清脆圆润、委婉曲折的韵味。她的这种以豫剧两大流派为基础,同时广泛吸收其他剧种艺术营养并巧妙地融会贯通,从而区别他人的演唱风格,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形成了豫剧中影响最大的常派艺术。
1、常香玉向豫剧艺术顶峰攀登
1941年秋,大病一年的常香玉听说汤兰香在洛阳唱红,就在常香玲的扶持下回到洛阳搭班,勉强支撑着病体演出,为父母清还吸大烟欠下的债。
债刚还完,从巩县来了四个老乡,诉说老家南河渡的黄河年年发大水,陡崖一批一批落到河里,土地被黄河水冲跑了很多,要常香玉捐钱修坝。常香玉没有犹豫就答应了,演出一段时间,共捐出了约合买四百袋面粉的钱。
堤坝修成了,河水不再滚了,由于常香玉捐钱最多,这段堤坝就被家乡人称为“香玉堤”。
常香玉在洛阳越唱越红,一些有权势的人又开始打她的歪主意。有一个姓卢的专员天天纠缠,常香玉实在气不过,从土崖上跳下去,摔伤了脚骨。戏班没有办法,只好再次奔西安而去。
此后,常香玉向西边走边唱,一直唱到宝鸡、汉中、兰州、酒泉,虽然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磨难,却在磨难中一天天长大,演唱艺术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受到欢迎。
1943年元宵节,已是二十岁大姑娘的常香玉在西安演出《灯节缘》,大受欢迎,编剧黄自芳举办了一个座谈会以示庆祝。会上,时任宝鸡县三青团书记的陈宪章发表了一番妙论,让常香玉芳心可可,梦萦魂牵。1944年6月,两个饱受磨砺和相思之苦的有情人,终于在西安东大街的大豫饭庄喜结良缘。
陈宪章和常香玉结婚后,毅然抛弃了自己的工作,终其一生成为常香玉的亲密和卓有成效的合作伙伴,是香玉剧校和香玉剧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豫剧常派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对常香玉的政治、事业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可以说是常香玉身边的“诸葛亮”。常香玉上书中共中央西北局的那封要求用演出收入捐献一架战斗机支援抗美援朝的信,就出自陈宪章的手笔。陈宪章先后为常香玉创作、整理、改编了《花木兰》、《拷红》、《白蛇传》、《大祭桩》、《破洪州》、《五世请缨》等戏。可以说,常香玉的每一个重大行动,每一个重大成功,都离不开陈宪章这个甘居幕后、默默奉献的终身伴侣。
正是长期在各地奔走,使常香玉广采博纳,终于自成一家。
常香玉的唱腔艺术,在豫西调的基础上,与祥符调紧密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豫剧之外,常香玉还对其他剧种如曲剧、坠子、二夹弦、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广泛涉猎,兼容并蓄,将这些剧种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融于她的演唱之中,使她的唱腔不但有豫西调的朴实浑厚、悲壮深沉的特点,而且也具有豫东调的轻巧柔媚、跳荡活泼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祥符调中清脆圆润、委婉曲折的韵味。她的这种以豫剧两大流派为基础,同时广泛吸收其他剧种艺术营养并巧妙地融会贯通,从而区别他人的演唱风格,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形成了豫剧中影响最大的常派艺术。
1947年常香玉从西安回到开封,在梁苑女中义演《西厢记》,当时的《国光月刊》发表评论说:“她能把高中音的豫剧之歌,摄取了秦腔的低音,洛阳调的柔音,评剧的尖团音,更大胆地上演新本,她的确为豫剧寻求到新路”,“显然也是豫剧中成功的一个,自然也是天才者。”
新闻热点
- 豫剧春秋(68)洛阳一带的豫西10-31
- 豫剧春秋(78)陈素真几次被骗10-31
- 豫剧春秋(85)陈素真坎坷的中10-31
- 豫剧春秋(39)豫剧史上的模范10-31
- 《豫剧春秋》书籍目录10-31
- 豫剧春秋(66)常香玉和陈素真10-31
- 豫剧春秋(73)当之无愧的“人10-31
- 豫剧春秋(74)常派艺术传人(10-31
- 豫剧春秋(109)马金凤名震豫10-31
- 豫剧春秋(60)周海水三进开封10-31
推荐关注
- 豫剧春秋(72)常香玉为抗美援10-31
- 豫剧春秋(65)14岁的常香玉唱10-31
- 豫剧春秋(25)迫不得已的选择10-31
- 《豫剧春秋》书籍目录10-31
- 豫剧春秋(16)豫剧曾被封建官10-31
- 豫剧春秋(32)戏曲脸谱的起源10-31
- 豫剧春秋(105)卢殿元科班中10-31
- 豫剧春秋(69)常香玉拣回一条10-31
- 豫剧春秋(53)“河南梅兰芳”10-31
- 豫剧春秋(15)烟花深处的春华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