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中国戏曲文化 >

黄梅戏(2)【音乐与唱腔】

戏剧种类与特点——黄梅戏(2)

【音乐与唱腔】黄梅戏的舞台语言为安庆语言,唱腔淳朴流畅、明快抒情。

它的唱腔据传统习惯和曲调的结构、旋法、曲趣、使用等,基本分为三大腔系:花腔、彩腔和主调。

花腔是黄梅戏的“小戏”中所有唱腔和部分“大戏”插曲的总称。花腔的曲调多具有健康、明快、朴实和优美等特色。它的调式较丰富,“角、徵、商、宫、羽”俱全,以“五声徵调”居多,“羽”和“宫”居次位,“商调”和“角调”居次位。

彩腔也称打彩调。在黄梅戏的班社职业化后,它是演员向观众“讨彩”时用的,因此得名。其曲调欢快、流畅,在花腔小戏中曾广泛使用。它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曲调联用。随着黄梅戏艺术的发展,它逐渐被用在“本戏”中,又吸收了花腔中的音调,派生出数板(也称对板)。

主调又称正腔,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里经常使用的唱腔。有平词、二行、三行、火攻等腔,又分为男腔、女腔。据分析,男腔是从女腔中派生出来的,当男女唱腔连在一起演唱时,能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形成别具一格的同主音不同宫系的调式、调性转换:男腔在女腔的属调上演唱,女腔在男腔的下属调上演唱。

建国后,黄梅戏的音乐唱腔打破了花腔小戏专曲专用的传统,根据需要重新组合,既能够充分发挥传统主调的功能作用,又扩大了板腔的表现形式。

伴奏在早期为“三打七唱”,三人演奏打击乐器并参加帮腔,堂鼓一人兼奏竹根节和钹,小锣一人,大锣一人。抗战时期,增加了京胡,并试用二胡和高胡伴奏。建国初期,高胡被确定为主奏乐器。

本文《黄梅戏(2)【音乐与唱腔】》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wenhua/988.html

上一篇:《中国戏曲文化》一艘带领大家航行戏曲文化广博海洋的文化之舟 下一篇:黄梅戏(1)旧称“黄梅调”、“采茶戏”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