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5年戏曲新闻 >

且看中青年挑起海派大梁

《▲春秋二胥》申包胥(傅希如饰)▲《春秋二胥》伍子胥(安平饰)《▲景阳钟》崇祯(黎安饰)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开始,海派戏曲对于“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便受到全国瞩目。10月29日起,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携昆剧《景阳钟》、京剧《春秋二胥》、越剧《铜雀台》等六台大戏首度进京,安平、黎安等一批中青年演员逐渐挑起海派戏曲的大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如何为戏曲注入新活力?正是他们在新戏中想要跟观众交流的。

演出

六台新编大戏集中亮相

今年的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新剧目进京展演,包括了上海京剧院的《春秋二胥》、上海昆剧团的《景阳钟》、上海沪剧院的《邓世昌》、上海越剧院的《铜雀台》、上海淮剧团的《八女投江》、上海评弹团的《芦苇青青》六台新戏。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表示,这六台新戏都是首次在京城舞台上演,也希望借此促进京沪、南北戏曲的交流。

张鸣表示,这几台戏也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中心对于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比如《景阳钟》是在传统昆曲《铁冠图》的基础上整理改编的。老戏中的有些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史学观,不太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了,我们进行了删减,在原有基础上对剧本进行了整体创作;而《春秋二胥》则是新编历史剧,上海京剧院在这方面有优势,在尊重史实的情况下,通过伍子胥和申包胥两个人物展现了人性的挣扎。”

戏曲如何反映现实题材?张鸣认为,这也是新编戏最难把握的一种类型。由于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的沪剧团、淮剧团、评弹剧团都对准了这一题材,张鸣说:“沪剧原来给人的感觉是旗袍戏,《邓世昌》这种重大历史题材戏拓宽了沪剧的舞台呈现,也保留了沪剧的抒情性。还有《八女投江》《芦苇青青》也是希望通过一些新的舞台方式,让现在的年轻观众能够喜欢。”

现象

中青年成海派戏曲主力

10月29日晚,新编历史昆剧《景阳钟》在梅兰芳大剧院率先登台,黎安等青年演员给观众带来了一股迎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从2012年创排至今,这部脱胎于《铁冠图》的新编戏几乎拿遍了中国戏曲界的所有奖项,其中“撞钟分宫”“别母乱箭”“刺虎”等也是昆剧久演不衰的经典折子戏。

前些年,蔡正仁先生在京演出的“撞钟分宫”等折子戏展现了一个穷途末路的崇祯,年过七旬的蔡正仁用细腻的表演营造出一种凄凉感。而在《景阳钟》中扮演崇祯的黎安只有30多岁,他说:“我现在的年龄和剧中崇祯的年龄相近,我体会到的是这个人物性格上的悲剧性,这种悲剧感也惹人同情。”随着黎安、吴欢等几位主演的成长,也标志着“昆三班”“昆四班”一代已经开始挑起上海昆剧团的大梁。

本文《且看中青年挑起海派大梁》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xinwen/2015/29200.html

上一篇:视频:金星舞蹈团《三位一体》首曝视频 下一篇:上海六台大戏进京 中青年挑起海派大梁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