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大全 > 昆曲大全 > 昆曲新闻 >

【最美基层文化人】雷玲:做“最美昆曲”的传播者

原标题:【最美基层文化人】雷玲:做“最美昆曲”的传播者

编者按:7月下旬,湖南省文化厅、省委网信办、新华网、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红网初选的“最美基层文化人”50名候选人已经出炉,目前进入网民投票阶段,为更好地呈现每位候选人的精彩人生,让社会各界认识和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近期省内多家媒体对50位湖南“最美基层文化人”候选人进行了实地采访。自7月28日起,按照采访时间,红网每天推出2位候选人进行宣传和报道。

雷玲(左)指导青年演员表演。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潘锦 湖南郴州报道

8月上旬,湖南省昆剧团将应邀前往英国参加爱丁堡艺术节,表演3场昆曲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最近一段时间,雷玲和湖南省昆剧团的小伙伴们都忙于排练。作为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的雷玲,她从演员的眼神、扮相、动作都要一一给予指导修正。

“这是一次宣传推介昆曲的好机会,我们1年前就着手准备了。”获得了“梅花奖”, 雷玲的艺术成就已经达到一定高度,除日常参加演出外,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做“最美昆曲”的传播者。

无论是在剧团传帮带年轻演员,还是去大学开昆曲讲座,雷玲都乐此不疲。在她心里,昆曲太美,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昆曲、懂昆曲、喜欢昆曲。“不论大学名气大小,我都欣然前往开讲座。”

“艺术不能没有观众”

1971年,雷玲出身于艺术世家。父亲是当年郴州昆曲班子中的“师鼓手”,母亲是“琵琶手”,她从小便在父母的吹拉弹唱中长大,后来考上湖南戏剧学校,便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昆曲。

从艺多年,雷玲现在是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她荣获2002-2003年度湖南戏剧芙蓉奖,2013年被评为中国昆曲年鉴2012年“年度推荐艺术家”,并获得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手捏一块粉红手帕,雷玲轻甩水袖,口中念念有词:“如此这般姹紫嫣红……”一笑一颦间,昆曲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昆曲也叫昆山腔,发源于苏州昆山,有600多年历史,是一门精致成熟的戏曲艺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中国所有的戏曲几乎都曾受到昆曲的滋养。早在明代万历年间,作为中国戏曲的主要声腔之一,昆山腔传入湖南,并形成后来独树一帜的“湘昆”。

10多岁时,雷玲不懂《牡丹亭》里的伤春;20多岁时,她找不到太多愿意听昆曲的人。“艺术没有观众,那艺术家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

雷玲还清楚记得,有次她和几个演员下乡演出,轮到她上场时,台上却响起了鞭炮声。原来是当地的青年农民不喜欢听昆曲,吵着要听的士高,以“鞭炮”表达抗议。

本文《【最美基层文化人】雷玲:做“最美昆曲”的传播者》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kunqu/zixun/33248.html

上一篇:昆曲版《罗密欧与朱丽叶》赴英演出 下一篇:昆曲版《罗密欧与朱丽叶》英国受追捧
相关文章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