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大全 > 昆曲大全 > 昆曲名篇 >

《牡丹亭》登台十年吊起年轻人“胃口”

已经演出整整十年的青春版《牡丹亭》将再临广州, 11月18日、19日,优美的昆曲旋律将在黄花岗剧院响起。让观众再度领略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昆曲的现代魅力。

听 昆曲大家精髓绝活代代传

台湾作家白先勇自小与昆曲结缘,笑称自己为“昆曲义工”。为了昆曲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昆曲的魅力,他不惜暂停自己的本行,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精心打造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既是年轻人演给年轻人看的戏,也需要正统、正派、正宗的昆曲传统,这是白先勇在策划青春版《牡丹亭》时的指导思想。但是年轻人的昆曲唱功火候欠佳,直接影响观众对昆曲的喜爱。针对这个问题,白先勇诚意邀请了昆曲大家张继青和汪世瑜作为艺术指导。

昆曲大师张继青和汪世瑜是《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最受认可的扮演者。两人自幼学习昆曲,在艺术生涯中均获得过戏曲最高奖项—梅花奖。2003年,青春版《牡丹亭》遴选的杜丽娘扮演者沈丰英正式拜张继青为师,剧中小生柳梦梅的扮演者俞玖林也拜师于汪世瑜门下。

两位昆曲大师,将青春献给了昆曲,而在花甲之年,将昆曲的精髓、毕生的绝活,一招一式,一板一眼,毫无保留地传给接班人。

2014年,距青春版《牡丹亭》首次在国内上演已经十年,张继青和汪世瑜两位老师年过古稀,而当年的青年演员已经完成两百多场的演出。他们将十年青春献给了青春版《牡丹亭》,还有更漫长的艺术生涯将要献给昆曲。昆曲就是这样一代代的传承,白发传给黑发,而黑发又将唱到白发。

赏 古老昆曲加入时尚元素

有人称戏曲为“老人戏”,因为喜欢听戏、看戏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这是大多数人的固定想法。而青春版《牡丹亭》却颠覆了这种想法。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除了选择年轻的演员,还在昆曲中加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让古老的昆曲更对年轻人的“胃口”。

《牡丹亭》的舞美、服装、音乐等都融入了新元素和创意。音乐方面,其把歌剧的音乐创作技法用到了戏曲音乐之中,采用西方歌剧主题音乐形式,丰富了戏曲本身和音乐的表现力。在服装造型方面,全部演出服装系手工苏绣,尤其是杜丽娘、柳梦梅着装传统苏绣工艺将成为最大看点。在唱腔上,白先勇组织了音乐人在唱腔和旋律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将西方歌剧和东方戏曲相结合,将传统昆曲唱腔过于沉长、节奏缓慢的腔调改编成观众容易接受的形式。

这些创新,让剧院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黑发观众,不仅如此,青春版《牡丹亭》所巡演过的高校中都掀起了一场“昆曲热”,学生群体成为昆曲戏迷的主力军。白先勇说:“希望看过这些(昆曲)的年轻人,在他们心中播下那么一个种子,有一天他们可能也来制作昆曲,也成为昆曲的推广人,或者是至少成为昆曲的忠实观众。”(记者 李渊航)(摘自 《广州日报》)

本文《《牡丹亭》登台十年吊起年轻人“胃口”》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kunqu/mingpian/1980.html

上一篇:两天,听一场全本昆曲《红楼梦》! 下一篇:七大昆曲院团京城打擂《牡丹亭》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