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荀派名旦李薇华
李薇华走了,带走了一身货真价实的荀派艺术。
荀慧生先生生前弟子众多,然而受到他真传实授的并不多。李薇华作为荀师的得意门生,受到师父的言传身教,深谙荀派艺术真谛。经过粗略统计她是荀门演出先生亲授剧目最多的弟子之一(其他如宋紫珊、黄少华、任岫云、荀令莱等亦是)。
李薇华从艺早,走红也早。少年时即与姊李蔷华在沪、宁、汉等地演出小有名气。她曾得到不少名师的指教,如孙瑶芳、林品卿、徐碧云、醉丽君等。据说她还曾受到过梅兰芳先生的面授。四十年代中期,李氏姊妹组成蔷薇剧社演于南方各地,最远甚至到过台北。早年李薇华在舞台上主要辅佐姐姐,以花旦为主,兼演他行,如老生、小生均可胜任。
1950年,李薇华与老生孙鹏志在上海组民艺京剧团。由于她特别崇拜荀慧生先生的表演,便潜心钻研。当时除一些时兴的解放新剧外,她经常上演的《红娘》、《玉堂春》等荀剧。1951年3月经名票苏少卿引荐,李薇华夙愿得尝,被荀慧生先生收为入室弟子。此后又追随师父左右,得到不少教益。1955年,李薇华参加上海黄浦京剧团,虽然与师父身处京沪两地,但她仍不遗余力的钻研荀派艺术,并演出荀派各佳剧,在沪影响颇大。1959年,荀师特地安排李薇华进京,与自己一同担任荀剧团主演,并继续向她传授技艺。从中不难看出荀师对这位弟子认可和另眼相待,并把继承荀派寄希望于李薇华身上的良苦用心。李薇华没有辜负恩师的期望,在老师的精心栽培下,她继承并公演了几乎所有的荀派名剧(包括一些荀派特色的传统剧目),诸如《红娘》、《得意缘》、《英杰烈》、《玉堂春》、《花田错》、《樊江关》、《杜十娘》、《埋香幻》、《绣襦记》、《勘玉钏》、《钗头凤》、《元宵谜》、《红楼二尤》、《卓文君》、《金玉奴》、《辛安驿》、《荀灌娘》等。这其中有些剧目如今已很难在舞台上见到了。正当李薇华满怀信心,发扬荀派艺术的时候,形势发生了变化。1963年荀慧生剧团被解散,演职员也分散到不同机构。李薇华被迫离开了荀师,调入长沙的湖南省青年实验京剧团。不久传统剧被停演,李薇华离职返沪。
令人遗憾的是,恢复老戏后的那个时期,李薇华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却因种种原因,未能重返舞台,复兴荀派。而比她年长的和比她年少的同门师姐妹,如李玉茹、童芷苓、吴素秋、赵燕侠、虞俊芳、尚明珠、任岫云、黄少华、王紫苓、赵慧秋、荀令莱、孙毓敏等都重施粉墨,在各地恢复艺术生涯。而在师姐妹中,就继承荀派而言,李薇华绝对是个佼佼者。那段时间里,她只是零星地参加过一些临时性的组台演出,其中八十年代,她与香港名票顾铁华合演的《鸿鸾禧》,被电视台录像珍藏下来,这可能是她为数不多的舞台演出记录之一了。李薇华虽身怀绝技,名旦李玉茹就对她的荀派表演赞扬有加。但她处事一贯低调,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机会也不多。尽管如此,当荀派需要她的时候,她则不遗余力地倾其所有。2000年,她已近古稀之年应邀为荀慧生先生的演出录音《得意缘》、《钗头凤》、《花田错》三剧配像,当她登上舞台的时候,人们依然看到她塑造的人物,还是那么天真可爱,活泼俏皮,丝毫不减当年风采。此外,她还竭尽全力,辅导荀派后来者,熊明霞、朱俊好、常秋月、张佳春等荀派新人,均得到她的指点,受益颇丰。
李薇华的辞世,使荀派失去了一位卓越的传承人,真乃荀派艺术之重大损失。
李薇华相关文章
新闻热点
- 张关正教授说的“两个凡是”10-23
- 著名京胡演奏艺术家蔡俊先生10-31
- 国家京剧院四专场接连上演 纪12-07
- 杨博森先生生平10-18
- 李多奎、周文贵弟子后人喜聚10-17
- 裴艳玲:有人说我保守,我认11-21
- 裘盛戎先生“妹妹花脸”与“10-23
- 裴艳玲任河北京剧艺研院终身11-28
- 缅怀荀派名旦李薇华10-23
- 刘铮--铮铮男儿坚守京剧旦角11-05
推荐关注
- 京剧名家讲座受捧11-18
- 孟小冬旧物即将现身银座国际10-21
- “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系10-29
- 李宝春编导演《知己》来大陆10-17
- 梅葆玖谈父亲梅兰芳:对京剧10-20
-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薇华去世10-14
- 缅怀荀派名旦李薇华10-23
- 李庆春:宝石级“绿叶”10-23
- 梅葆玖:京剧创新 本源不能变11-21
- 刘铮--铮铮男儿坚守京剧旦角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