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专家:戏曲创新要顺势而为

专家:戏曲创新要顺势而为

全国300多种地方戏曲已经减少到260多种,活跃在舞台上的可能不到100种。这是在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越剧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屡屡提到的一组数据。

尽管这是一个估算的数字,但足以说明戏曲在城市化进程中遭遇的困境。

发源于农业文明的中国戏曲,能否顺应城市化的挑战?戏曲界专家认为,戏曲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之根,顺势而为的创新才能薪火相传。

很多专家提到,越剧的发展历史令人深思。越剧能在100多年的时间里,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小歌班”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就是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寻找到了它的忠实拥趸,顺应了市民文化。

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荣广钧教授表示,城市文化崇尚独特性和多样性,越剧有独特的美,它以女子越剧为代表的柔美风格,在中国众多地方戏曲里独一无二,且流派纷呈,这是它当时能在上海立足的原因。“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艺术要在城市中交融立足,求变求新是永远的抉择。能较好地完成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终极原因是和都市生活结合了。”

在论坛上,文化部艺术司巡视员蔺永钧透露,文化部正在制订地方戏保护计划,但他同时也强调,保护不是“包养”,而是强调创新。

据他介绍,这个计划的宗旨是通过优秀剧目来带动重点地方戏院(团)的发展,通过培育领军人才、优秀人才等“名角”来保护剧种发展,要确立一批重点地方戏院(团),让地方戏积极走向市场,走向城市生活、人民生活和百姓生活。

蔺永钧表示,戏曲创新要重视主体、题材、元素、情感表达和编演等五方面的创新。“戏曲的主体在于人,艺术的终极目标是传达情感,但是这种传达要含蓄。”

他同时认为,戏曲发展过程中,要扬弃而非舍弃,要唯一不要第一,要推进不要跟进,要时尚不要世俗。“不能盲目争大制作,要做到唯一。你今天是第一,明天就是第二,但你今天是唯一,明天仍无人能比。”

“现在昆曲被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有些人就强调昆曲一定要原汁原味。”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说,其实这些提倡者自己也没有见过“原汁原味”,只是在书上看来的。“我的老师周传瑛教我的时候说过,他的老师教给他的和他教给我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所以戏曲总是要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前进。”

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表示,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越剧能在上海繁荣起来,是因为形成了以纱厂女工为主体的女性观众。越剧用女性眼光审视男性、演出男性,代表了女性的浪漫和理想,慰藉了观众的心灵。“今天我们必须考虑,观众还会不会在模式化的爱情故事中感动,越剧除了非常雅致地表现爱情之外,还有没有更开阔的道路。”

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表示,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身发生、发展、高峰,再到以自己的主体、审美体系为延伸,与其他艺术交融整合,创新流变的过程。“为什么有的艺术会死亡,一是它没有与时俱进,二是没有顺势延伸自己还有优势的审美优势、风格和能力,而是逆势解构颠覆了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最好的创新是继承基础上创新。”(冯 源)

本文《专家:戏曲创新要顺势而为》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zixun/3988.html

上一篇:中国戏曲何时不再“以泪洗面”? 下一篇:让二夹弦奇葩继续开放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