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山东地方小戏蛤蟆嗡走上重生路

 

  蛤蟆嗡《武训舍情》演出剧照 王若东 摄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锐

6月20日晚9时50分许,山东省聊城市杂技团剧场响起一阵叫好声,观众纷纷为刚结束的蛤蟆嗡《武训舍情》首演鼓掌。演出的良好效果,也预示着从1963年就撤销剧团的地方小戏蛤蟆嗡,在多方努力下终于走上重生之路。

根据山东文化部门的统计,上世纪50年代,山东地方剧种一度有近40个。但至今,仍能演出的只有约14个。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王华莹说,目前地方戏保护仍然任重道远,仅在山东就有一勾勾、蓝关戏、扽腔等一批濒危剧种需要挖掘整理。这其中也包括蛤蟆嗡。

蛤蟆嗡是名副其实的地方小戏:历史有百余年,流行地区限于聊城市冠县周边。剧种虽小,传承发展过程却颇为曲折。

清末,河南省南乐县艺人孙和顺身背板鼓、手拿胡琴,将“武安落腔”传入冠县桑阿镇。之后,桑阿镇艺人将本地方言俗语、乡音土韵融入“武安落腔”,吸收四股弦、河北梆子等的声腔,最终形成极具地域特色的戏曲剧种。由于音乐远闻如雨后苇塘中的青蛙齐鸣,故名为蛤蟆嗡。冠县当地的一句民谣反映了蛤蟆嗡的流行程度:“桑阿镇,大水坑,大人孩子蛤蟆嗡。”

据冠县县长张琳介绍,目前有据可查最早的蛤蟆嗡剧团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初,农闲时节曾演五六天不重样。1959年,时任桑阿镇文化站站长邱东山自己编演蛤蟆嗡小戏《故事出在棉鞋中》,荣获当年“山东省文艺汇演”一等奖。随即,公办“冠县蛤蟆嗡剧团”成立,后因经济困难于1963年撤销。至此,蛤蟆嗡在冠县周边趋于沉寂。其间尽管有爱好者坚守,但演出已基本消失。

曙光出现在2008年。借助全国非遗普查的契机,冠县开始对蛤蟆嗡进行系统梳理。2010年,蛤蟆嗡列入山东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之后,多部蛤蟆嗡小戏立上舞台。但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因陋就简的保护成效并不理想。

2015年11月,山东省文艺院团改革发展调研组来到聊城市进行调研。冠县有关蛤蟆嗡和乡土文人创作的剧本《武训舍情》的汇报,引起了调研组的高度关注。带队前去的山东省文化厅负责人当即表示,要发挥省级艺术科研机构的优势,在艺术、学术上对蛤蟆嗡的传承发展给予扶持。在该负责人看来,武训是齐鲁文化名人,蛤蟆嗡则是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两者的结合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积极意义。

很快,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组织精干力量召开了《武训舍情》剧本专家论证会,并组建了项目组。同时,冠县有关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根据蛤蟆嗡长期传承无序、缺乏专业院团的实际,冠县文化部门决定由民营剧团——宏湖蛤蟆嗡剧团作为演出主体,由冠县多年研究蛤蟆嗡音乐的老艺人参与创排。其间,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还与冠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为《武训舍情》剧本修改及二度舞台创作组建主创团队,对蛤蟆嗡进行保护性挖掘及理论研究;冠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蛤蟆嗡老艺人配合剧目排演、传承保护等。经过前期创作座谈会、演员选拔等工作,蛤蟆嗡剧种史上的首部原创大戏《武训舍情》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排练。

本文《山东地方小戏蛤蟆嗡走上重生路》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zixun/32738.html

上一篇:越剧明星版《梁祝》《钗头凤》北京上演 下一篇:“戏韵画意”展示中国戏曲舞台视觉之美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