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6年戏曲新闻 >

地方戏编剧荒 何时可破?

       剧本荒,编剧荒,归根结底还是编剧人才荒,一部戏的成功与高水平的剧本是分不开的。在陕西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上,形成了一种剧团缺编剧人才无人愿写戏剧的怪圈。培养高水平编剧人才梯队是地方戏曲传承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编剧荒已经喊了二三十年,现如今依然如故。不仅是电视电影行业里缺,在地方戏曲里显得更加突出。陕西地方戏曲编剧队伍青黄不接,年轻的优秀编剧屈指可数,好剧本少之又少,编剧收入低不受人尊重,工作清苦难以对人言表等现实问题,都制约着陕西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大计。

 

  戏曲编剧后继乏人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好的剧本从何而来?都得由身居幕后的编剧来完成。在现实中,对于火爆一时的剧目,我们可能会记住导演姓甚、主角名谁,但编剧恐怕少有人知。

 

  《当代戏剧》副主编李明瑛告诉记者:“陕西从事戏曲编剧的,也就200人左右。《当代戏剧》是全国戏剧核心期刊,每期都会收到好多投稿,但真正能达到发表水平的,真是百里难挑一。”

 

  近年来,许多优秀的老编剧业已退休,而年轻的优秀编剧却为数不多,后继无人是当下陕西戏曲编剧人才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存在。

 

  蒋演和马辉是李明瑛心目中的后起之秀,“蒋演写的《七彩哈达》、马辉写的《魏长生》都不错,在年轻一辈编剧里很难得。”“秦腔剧院目前没有编剧,缺优秀编剧是秦腔剧院发展的最大短板,”西安秦腔剧院董事长雍涛说,易俗社鼎盛时期有几十个编剧,大家争着比着写好剧本,“老一辈编剧文化功底深厚,又非常懂戏曲,写出来的剧本都是经典,这么多年来长盛不衰。”

 

  “合阳线戏目前也没有编剧,现在演的节目都是一些传统的剧目,新戏几乎没有人写,”民俗专家史耀增告诉记者,尽管传统剧目有很多观众爱看,但新戏的创作必不可少,“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和发展,这些老戏曲咋传承下去呢?”

 

  戏曲剧本创作讲究多

 

  在和编剧作者们打交道中,李明瑛发现,很多都是业余作者,对陕西地方戏曲非常热爱,但对剧本创作的规章、要求等知之甚少,“戏曲的唱词、场景布置、舞美、灯光等都非常讲究,不深入其中,很难写出合格的剧本来。” 雍涛说,秦腔剧院在排一部大戏时,曾邀请过一位大牌编剧加盟进来操刀剧本的创作,但前后持续了快一年时间对方还是感觉力不从心难以下笔,“对陕西地方戏曲独特的要求规则不熟悉,成为一个优秀的戏曲编剧很不容易。”

本文《地方戏编剧荒 何时可破?》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xinwen/2016/32522.html

上一篇:甄嬛芈月转战戏曲舞台 下一篇:越剧《屈原》唱响南京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