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大全 > 评剧大全 > 评剧新闻 >

《母亲》:当民族灾难降临到女人身上

《认子》一场,王平(中)在剧中扮演母亲。《认子》一场,王平(中)在剧中扮演母亲。

8月28日,现代评剧《母亲》在中国评剧大剧院上演,该剧根据密云“英雄母亲”邓玉芬的真实经历改编。编剧锦云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表示,他要写就是当民族的灾难降临到一个女人身上会发生什么,“历史往往是这样的,在战争中好像男人在前台,女人在后台。但是很多的苦难,最后是由女人承担的”。

现场

《认子》一场让观众落泪

评剧《母亲》源自真实故事,母亲的原型邓玉芬是北京密云的一名普通山村妇女,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民族大义,邓玉芬把5个儿子和丈夫送上战场,最后均为国捐躯。演出中,王平扮演的母亲用意识流回叙的方式讲述了把儿子和丈夫送上战场的经历,很多情节让观众落泪,那首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望儿归》也十分感人。

剧中的《认子》一场是最打动观众的段落之一,也是全剧的高潮。这场戏中,一位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在村中养伤,全村的青年男子都被日本兵集合到一处。邓玉芬的大儿子永全和八路军小郭都被捆绑起来,这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纠结和情感矛盾中,最终选择保护八路军战士,眼睁睁地看着儿子死去。

观众张女士对《认子》这场戏印象尤为深刻,她说:“其实按一般的剧情发展来说,这里是没什么悬念的,母亲肯定是保护了八路军战士。但是编剧、导演在这一场的处理上很下功夫,让我们体会到母亲心中的压抑和挣扎。”演员王平透露,这场戏她演得也格外“累心”。

特点

用枪声皮靴声代表侵略者

编剧锦云、导演张曼君对整个故事叙事节奏的把握也很贴切,剧中的几处“留白”让叙事完整又不显啰嗦。全剧以结婚、女儿走失、儿子上战场、儿子丈夫相继牺牲、小儿子被憋死、抗战胜利几个大事件贯穿,在这些事件上着力用墨,大段唱腔;对于那些交代性的情节则一笔带过,使得整个演出连贯简洁。

与以往正面表现日本兵残暴的影视、舞台作品不同,《母亲》全剧中并没有对日本兵和汉奸的描写,取而代之的是枪声、咔嚓嚓的皮靴声、机枪声和多媒体影像投影等舞台技术手段。这种处理方式是全剧的一大特点,也让日本兵形象产生于台下观众的心中。此外,该剧在戏曲程式动作表现日常生活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比如四兄弟回家围着方桌的每人一句唱腔,便是化用了传统戏中常用的“扯四门”表演程式。

编剧锦云

邓玉芬故事勾起童年记忆

该剧的编剧是原北京人艺院长锦云,他曾创作了《狗儿爷涅槃》等经典作品。谈到这次写《母亲》这个“命题作文”,他说:“的确,在我以往的创作经历中几乎没有这种命题作文。我不太想用主旋律这个词,在民族危亡的时刻,邓玉芬作为一个山里的母亲,送走了自己的丈夫和五个儿子,先不说他是什么旋律,单就这件事情能让人痛彻肺腑。”

本文《《母亲》:当民族灾难降临到女人身上》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pingju/zixun/29150.html

上一篇: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晋京演出 白派《海棠红》情暖京城 下一篇:评剧《母亲》为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开幕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