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大全 > 京剧大全 > 京剧名篇 >

长安大戏院看张慧芳之《春秋配·捡柴》

春秋配》这出戏完整的演出已经很久不见于舞台了,我只看过黄桂秋和张君秋二位前辈的音配像,剧情颇为复杂离奇,因为是主角李春发、姜秋莲的爱情波折故事,故名“春秋配”。现在舞台上所演此剧,大都是“捡柴”一折,有不同的唱法,虽然都是二黄慢板,但唱词各有差别,梅派、黄派一路的还都是老词“出门来羞答答将头低下”,而张派则唱“受逼迫去捡柴泪如雨下”,特别是“柴”字,最能体现张派唱腔特点。前不久在中国戏曲学院看到了以黄派号称的李慧演唱这一折,并不见好。黄派虽然学者寥寥,但是其唱腔华美却是很动听的,我觉得学黄派还要从陈德霖入手,陈老夫子的唱腔虽然古朴,但是很规范,从这里入手学习黄派才能找到根源,黄派好比老生的言派,虽然出自老谭,但是特点鲜明,希望后学者能够多思考这个问题。

张慧芳是梅派传人,我对她的最初印象是在2005年的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里,记得她当时参赛剧目是《谢瑶环》,之后一直在湖北省京剧院,关注并不多,直到前些年调到北京京剧院与杜镇杰一起搭班,才逐渐了解起来,她给我的感觉很低调,虽然也是梅花奖得主,而且是第三届京剧研究生班研究生,但平时除了演出并不见过多的宣传和包装自己,与那些功夫下在戏外的演员比较起来,内敛的多。我想这也是一个演员的修养,没有这样宠辱不惊的心态,整天想的是把自己打扮成各种身份形象,最后失掉的就是观众。

二黄慢板是最能考察一个演员的水平的,是不是一个好的青衣演员,唱一出《二进宫》、《玉堂春》就能看出来,更别说《祭江》、《祭塔》这样的戏了。这段“捡柴”张慧芳演唱的规矩、平稳又不失大气,梅派风范体现了出来,她嗓音宽厚、高低自如,气口掌握的也很好,可见她基本功是很扎实的。“止不住泪珠儿点点如麻”的“麻”字气口很多,一波三折,但是张慧芳气息控制得很好,没有虚飘的感觉;接下来“奴好比花未开风吹雨打”的“打”字同样要求对气息和节奏的很好把握,这就体现出慢板考验人的地方了,尺寸很重要,真有“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的感觉,观众的喝彩之声自然也就起来了。后面的“南棒子”唱得更见水平,“问君子因甚事荒郊来定”平稳大方,“再问他住罗郡哪里街门”高腔饱满,但并不突兀,绝非个别演员唱高腔时直接拔上而是逐渐爬上,这样听起来很舒服。张慧芳的表演也很有人物,姜秋莲虽然不是王宝钏那样的大家闺秀,却也非小家碧玉,所以几番盘问之中已心有所属,但又不能太明目张胆,此中人物性格的拿捏和表情是很难的,张慧芳表现的也很好。

以前我看张慧芳的戏,总觉得缺少大青衣的气势,就是没有角儿的范儿,这次看来还是进步很大的。演员内在的修养很重要,气场能否压得住台,是很关键的因素,如不然就算唱得再好也很难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值得称道的是郎石林先生的贾氏,表情、动作都很有戏,老演员的舞台经验就是丰富,很能吸引观众,这类彩婆子的角色在北京京剧院继朱锦华之后非郎石林莫属。还有就是沈文莉的乳娘,她的表演也中规中矩,我觉得作为二路老旦,沈文莉塑造了很多角色都很称职,唱、念都很规矩,我还曾看过她主演的《遇皇后打龙袍》基本功扎实,唱腔很有老李派韵味而又不卖弄,这是个别年轻的老旦演员所缺少的,也值得学习。

张慧芳和杜镇杰的“寻梦·承泽”工作室以传统骨子老戏为主,我特别的赞成。“寻梦”,寻的就是京剧辉煌时期的梦,寻的就是真正的京剧梦;“承泽”,继承的就是京剧的传承,泽被的乃是京剧的未来。衷心地祝愿杜镇杰、张慧芳二位老师能把这条艰苦而有长远意义的道路走下去,作为戏迷我将永远支持你们!

本文《长安大戏院看张慧芳之《春秋配·捡柴》》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jingju/mingpian/2402.html

上一篇:重庆京剧团赶场艺术节《金锁记》将在上海天津演出 下一篇:9月5日长安大戏院观杜镇杰之《六出祁山》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