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新闻 >

著名川剧作曲家王文训退休后帮扶地方剧院,想搞点器乐的东西

不管是研究西洋作曲技法,还是钻研电脑音乐的创作与制作技术,王文训都是为了把它们谨慎而积极地运用到戏曲中,从而推动川剧音乐不断发展。从1976年推出处女作川剧《丁佑君》音乐至今,王文训的川剧作曲历程已有43年,哪怕他已经从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退休,但爱了大半辈子川剧音乐的他是无论如何也放不下的,他依然在为川剧尽自己的一份力。

“川剧囊括了中国戏曲的所有声腔,昆、高、胡、弹、灯,川剧真是‘老大’,特别在音乐上。”43年来,王文训力求对民族音乐、戏曲音乐的根扎得深,他努力把川剧传统装进心里、融入骨血,“就像吃酒的人,连呼出来的气都一定会有酒味。”在他的创作中无论怎么做、怎么发展和创新,都依然一定会有“川味儿”。

“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根,你没有根你是立不住的。”王文训喜欢民族的东西。“无根之木无法存活,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历史,它的根太重要了,这个‘根’就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王文训在国外演出中获得了“东方的柴可夫斯基”美誉。“柴可夫斯基如果没有俄罗斯民族的东西,就没有老柴。贝多芬如果没有民族的东西,也不会写出那么多好作品。”

王文训与汪明荃、陈家英合影

王文训以川剧《目连之母》参加法国“龙之声”音乐节为例,“演出结束三天后,主办方请我们主创参加晚宴,我本来不想去,但他们非要等作曲过来。到了现场,他们居然都会哼我们的音乐,外国人也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很洋气。现在有些人总觉得外国人的要洋一点,错错错!我的音乐是中国的、民族的东西搞出来的, 欧洲反映非常好。”

用最传统的民族音乐打造歌剧、舞剧、音乐剧等剧种,已成为王文训享誉海内外的特色。但墙内开花墙外香,很多成都人并不了解王文训。“上个世纪80年代,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的每个晚会几乎都有我的作品,直到1996年,我决定潜下心来钻后来的音乐,就没有搞这些了,因为晚会、快餐文化留不下东西演了就丢了,我的理念是创作可以留给后人的音乐。”

王文训与作曲家王祖皆、张卓娅合影

王文训与著名剧作家徐棻(中)、川剧表演艺术家陈巧茹合影

尽管做晚会音乐会让王文训声名远播,但他不太愿意。“当时我算出名,但我更喜欢静下来搞音乐创作。” 2005年10月,王文训创作的舞蹈《玩友》作曲、配器获中央精神文明办、文化部银奖,“这是四川唯一的奖。当时在成都颁奖再演出,同事给我电话让我去,我先问有没有记者。”听到各大报纸媒体都来了,王文训立马决定不出席。“后来现场观众非要等我,他们把记者请回去了我才来,观众是上帝。”

作为川剧作曲家,王文训可谓学贯古今、精通传统,又熟悉西洋技法,可驾驭现代创作。此外,他还精通声腔、旋律、和声、复调、配器及各类器乐性能和演奏技巧,对剧情、唱词、曲牌、板式,以及演员的嗓音条件、乐队的演奏水平等诸多因素知之甚深。“我平时没有什么爱好,所有的爱好都是为了作曲服务,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音乐上。”

王文训与作曲家二胡演奏家张锐合影

如今,已经退休的王文训比没有退休忙,“以前别人邀请我,我可以说是剧院有工作,现在很多邀请不好推了。”但王文训接活儿首先看剧本,剧本不好的不接“剧本太差了拿多少钱我都不接,没有意思,钱够用了就行了。”接下来,他想多帮扶地方剧院,并“搞点器乐的东西”,“很多乐器我都会演奏,对中国传统音乐了解,各个地方的题材都了解,想搞点器乐曲的东西。”

百忙之中,王文训会抽时间在全国各地讲学。2013年,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中国剧协全国青年戏曲音乐家研修班上,王文训与王蒙、陈晓光、何占豪、叶长海、汪人元、朱绍玉、顾兆琳、朱维英、汝金山等22位当代著名作家、艺术家、戏曲音乐家分别担任主讲,为来自全国的戏曲音乐创作人才授课、讲评。

王文训参加全国戏曲音乐高峰论坛第一排左起:赵炳翔(上海师大谢晋影视学院副院长,朱绍玉(一级作曲北京京剧院),时白林(一级作曲黄梅戏天仙配作曲),汪人元(研究员江苏省文化厅),王文训

本文《著名川剧作曲家王文训退休后帮扶地方剧院,想搞点器乐的东西》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news/201905/35961.html

上一篇:晋剧《关公》唱响晋商博物馆 下一篇:浦江重现30年前的婺剧“斗台戏”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