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新闻 >

第七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圆满落幕

江城春早,梨园芬芳。第七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伴随着暖人的春风如约而至。2月28日至4月28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武汉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执行的第七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不仅以“9个剧种、13家名团、35朵梅花、36场演出”的规模创下历届最强阵容,还结合VR看戏、入戏戏曲体验馆、“百名学子”快闪等线下活动变得更时尚更年轻;不仅为戏迷们带来长达两个月的戏曲盛宴,还为年轻观众带来最“潮”的戏曲体验。

线上


9个剧种、13家名团、35朵梅花、36场演出


7年积淀,“戏码头”盛景重现

作为全国闻名的“戏码头”,武汉有着丰厚的戏曲文化积淀,曾经集萃了全中国最好的戏、最好的角儿、最热闹的剧场、最疯狂的票友。数百年来,大武汉这座“戏码头”对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贡献巨大,作用独特。

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实施戏曲振兴工程,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

面对新时代,面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定位,面对“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的战略要求,在内在需求的驱动下,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背景下,武汉市围绕湖北省《关于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的意见》和《振兴武汉戏码头实施方案》,在精品生产、人才培养、打造戏曲展演交流品牌、普及推广等方面发力。

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日前在专题研究武汉戏曲“大码头”建设工作时强调,要搭好戏台子、写好戏本子、培养戏柱子、播撒戏种子、创新戏路子,让戏曲市场火起来、让戏曲基础厚起来、让戏曲研究深起来、让戏曲文化传起来,重现昔日武汉戏曲“大码头”的辉煌和荣光。

连续举办7年的中华戏曲艺术节可以说是武汉“戏码头”逐渐振兴的一个缩影。经过7年的积累,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已成为戏曲界盛事。本届戏曲艺术节期间,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中国评剧团、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北方昆曲剧院等13个优秀戏曲院团汇聚武汉,参演的戏曲名家中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就有35位之多,包括京剧名家张建国、王蓉蓉、王珮瑜;越剧名家王君安、吴凤花;昆剧名家刘巍、周雪峰等。

2月28日的开幕式上,30位名家带来《“戏聚盛典”名家演唱会》,他们都来自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名团聚集、名家荟萃,自然引来戏迷追捧。由王君安带来的越剧《玉蜻蜓》及王珮瑜带来的京剧《失空斩》两场演出开票即售罄,如此火爆也是历届戏曲艺术节举办以来首次出现。

剧目经典云集,本地特色凸显

本届戏曲艺术节囊括了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昆剧等9个剧种。其中,在“经典传统戏展演”板块中,国家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等名团带来《赵氏孤儿》《失空斩》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样板戏展演”板块,邀请了《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等样板戏的首演院团来汉演出。此外,今年是汉剧大师陈伯华的百年诞辰,戏曲艺术节特别设立了“向大师致敬——汉剧艺术周”,展演了《宇宙锋》《二度梅》《智破天门阵》等陈派经典传统剧目,以及《霓裳长歌》等新创剧目。

在汤湖戏院,戏曲艺术节还安排了“小剧场戏曲展演”专场,上演实验昆剧《椅子》,京剧《钓金龟》《武家坡》《三岔口》,汉剧《盗草》《天女散花》《柜中缘》以及越剧折子戏专场等,用更具创新性的演出培育新的戏曲观众。

4月13日晚,北京京剧院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蓉蓉与武汉汉剧院合作,以京汉同台对唱的形式,在本届戏曲艺术节上演绎《状元媒》。

半个多世纪前,汉剧大师陈伯华将《状元媒》剧本赠予京剧张派创始人张君秋,令这出戏在京、汉两大剧种里都成为经典。这段梨园佳话,并未随着大师的离去而结束。作为张君秋的入室弟子,王蓉蓉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已2000多次演绎这出《状元媒》,2005年更在武汉拜陈伯华为师。她至今还记得,陈伯华曾指点道:“虽然京剧以大青衣的形式处理‘柴郡主’这一角色,可还是要从人物出发,演出她的美、可爱。”

本文《第七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圆满落幕》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news/201904/35759.html

上一篇:塞上传越音 好戏觅知音 从上海越剧院三次西北行说起 下一篇:河北梆子新编历史剧《寇准》在石家庄上演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