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元素错位的遗憾
诞生于1949年的《推销员之死》,曾经在1983年为中国观众打开了未知的美国社会的一扇窗,而30年后的今天,当这出经典以全新视角再登首都剧场时,剧中的种种扭曲与梦境的破碎就真真正正发生在我们身边。30年,人艺换了一代人,而中国则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的两极,美国梦碎,而中国梦将走向何方,这也是这出戏30年后留给观众的全新命题。
导演刻意追求的意识流和心理现实主义,让全剧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悲剧和思考气质。高耸的斜面水泥墙和空阔的舞台凸显了演员与影子的简洁,更寓意着在环境面前人的渺小。丁志诚饰演的推销员既有精心的形体设计,又不失台词的流畅自然,创造了不同于国话的外国戏的一种全新演绎方式,既是丁志诚式的,又是人艺式的,甚至是有些京味儿的。但卢芳、荆浩、苗弛等人的表演显然与丁志诚不在一个节奏和层面上,有的太深沉,有的太压抑,有的又太随意。
虽然今天的观众有幸目睹当年英若诚、朱琳、朱旭联袂经典版本的人很少,而导演李六乙也表示希望用真诚而不是技巧去打动观众,但看过新版《推销员之死》的人还是表达了对导演手法的不解。李六乙从来不甘于常态和平庸是可以想见的,但开场后演员自摆桌椅,中场前工作人员上台换景,都显得有些凌乱,且让人感觉噱头有些小气。
虽然早在30年前,剧作者阿瑟·密勒在中国排演该剧时,就提出如果模仿美国人只能是二流的美国戏,从当年演出的剧照也随处可见中国元素,如那时满街都是蓝运动服。虽然用戏曲元素诠释中国气质不失为一种手段,但恐怕不是所有外国作品都适宜。在新《推销员之死》中,演员间交流不多的独白式、宣叙式台词不仅弱化了家庭间的温情,更让观众有种没有看到酣畅对手戏的遗憾。而虚拟的舞台以及捡场方式,也让人不免对戏曲元素的断章取义有些不满和遗憾。
新闻热点
- 关注微信公众号,免费获取戏09-05
- 眉户小戏《张连接母》 - 眉户11-09
- 《金鸡报春——2017春节戏曲晚02-03
- 《龙凤呈祥——2017新年戏曲演01-04
- 太康道情主要演员介绍11-02
- 第十九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09-18
- 2016年春节戏曲晚会--金猴闹春02-09
- 中央电视台《中国戏曲大会》07-20
- 第四届中国豫剧节8月开幕 豫京03-28
- 《叮咯咙咚呛》第二季震撼开09-24
推荐关注
- 山西省优秀新创舞台剧晋京展11-20
- 低价演出创意集市 首届四川艺11-20
- 青春版汉剧《红色娘子军》开10-17
- 二人转小品 伴唱 - 二人转剧本11-18
- 国家京剧院新编大戏《伏生》01-20
- 三台新剧目展现“东方之韵”09-20
- 福建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经典07-27
- 优秀青年演员交流展演 20家院05-05
- 黄梅戏首秀新西兰多元文化艺11-20
- 河南越调来津会知音(图)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