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洛阳的外来剧种(上)

本人作者李振山,唐小宝整理,在洛阳戏曲史上,曾有过许多外来声腔剧种演出活动,现就部分资料分述于下:

  一、清戏

清戏是弋阳腔的变种,形成于湖北,明末清初传到洛阳。清戏班,在城关镇街面或寺庙门前的戏楼上演唱祀神戏,在官僚府邸的厅堂里唱堂戏,足迹遍及黄河南北。

据《河阴(荥阳)县志》记载,康熙十八(1679)年,知县岑鹤告谕全县:“俳优滨戏,废时失事,男女若犸,至覼(原书此字左“尔”右“见”,是同一个字,写法不尽相同)腔、铙钹等戏,村俚不堪,……其一种淫声恶态,最难蛊惑无知。……自后民间子弟惟务本业,不许学习唱戏,如有故违,本人父兄一并治罪。”铙钹就是清戏。它之所以另名铙钹,是由于它在演唱中没有丝弦乐器伴奏,只用打击乐器与人声帮腔。

另据乾隆年间坐过洛宁(古名永宁)知县的单履咸所写的《洛宁竹枝词》末一首说:“有祷何须问药方,神驱二竖出膏肓。白羊赤鲤纵横列,击柝敲钲献弋阳。”弋阳就是清戏。这是清戏在洛阳附近演唱的记述。那时出于歧视,文人大多不屑于记录戏曲演唱情况。

清戏的曲式结构原是长短句的曲牌体。因为它的唱腔高亢悠扬,表演粗犷豪放,到处受人称赞,很快从长江以南流传到楚蜀一带以至黄河流域。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都有禁演清戏的记载,实际并没禁住,可见清戏生命力之强与流行区域之广。

据民间相传,洛阳一带的小康之家、庄户子弟对清戏十分热爱,不少村镇聘请清戏艺人教戏,组成清戏同乐会,于年节期间不化妆,不登台,围住桌子对唱,谓之“清唱”。由于清戏的艺术高超,富有魅力,人们称它为第一种戏,即所谓“一清”。

清戏以它自己的艺术成果哺育了其他民间戏曲幼芽,却又因为它的文词深奥,曲高和寡,远离了人民,在时代变迁中走向衰亡。清代末年,洛阳的栾川山区偶有清戏的演出,民国以后绝迹。

  二、罗戏

罗戏传入洛阳稍晚于清戏,影响比较大。

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说:“湖广有以罗口腔来者。”湖广即湖北,湖北的襄阳地带既唱北曲,又唱南曲,南北曲衰落后二者散遗曲牌与地方小调结合而成了襄阳腔。其中一个支派发展成罗戏,另有人说,罗戏来自山西泽州,看来前者比较合理。

罗戏之名,是从它的主要曲牌【耍孩儿(娃娃)】的旧名【摩合罗】(供玩耍的娃娃木偶)之音变化而来。罗罗、逻逻、罗腔、覼腔、罗戏都先后作过它的名称。罗戏的文场乐器以唢呐为主,笙笛辅之。演员用本嗓真声唱,旋律简洁,唱腔刚直,腔尾变假嗓成“呕”声。唱时文场乐器不伴奏,腔尾起高音“呕”时,唢呐笙笛齐随腔尾伴奏,兼奏过门。唢呐曾称大笛,为鼓乐响器之首,其声雄劲嘹亮,故人们称罗戏为大笛戏、响班。武场用奇巧的锣鼓经烘托表演气氛,锣声震撼人心,人们又称之为大锣戏。它所唱【耍孩儿】以外,还有曲牌【四平调】【嘟噜调】【山坡羊】【玉芙蓉】【赞子韵】【呱嗒嘴】【扑灯蛾】【哭捻】等20多种,大多来自弋阳腔,与清戏有不少相同之处。曲牌词句格律严整,每个乐段都是八句。剧目内容多是表现古代生活的古装戏,它的文词不像清戏那样深奥,倍受乡民喜爱,官绅封建卫道士之流贬斥它是“骚罗戏”。

据《河阴(荥阳)县志》记载,康熙十八(1679)年,知县岑鹤

严禁罗戏演唱(引文见前节),雍正初年,先后任河南巡抚和总督的田文镜说罗戏艺人是“游手好闲”的“流民”,加以种种罪名,三令五申禁逐罗戏;乾隆年间编修的《郾城县志》上,也有郾城知县宋继均禁演罗戏的记载;另外《上蔡县志》《杞县志》里面也记述过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禁演罗戏之事,足见禁演罗戏是那时的封建官僚的统一意志。但罗戏并没有被禁垮,反而越禁越盛。

罗戏于嘉庆以后开始衰落,主要原因是它自身。罗戏的曲牌体内虽然包含弋阳腔的滚调,但没有进一步发展它,仍拘泥于曲牌体,以至在它和抢先接受秦腔的板腔体唱腔的越调班对戏时惨遭失败。罗戏班师傅才把越调的新板腔和秦腔、蒲剧的唱腔参合变式,加用梆子击节,创造出板拍紧凑、曲调新颖的粗梆子(豪绅斥责之语),夹在罗戏节目之间演唱,从而使罗戏班在对戏中变得常胜无敌。罗戏班里产生的这个附属小枝——粗梆子,受到观众的真心喜爱。罗戏的曲牌唱腔再高明细致,观众偏不爱看,硬要点唱粗梆子;遮堂上写的“罗戏班”字体再大,观众还要说是梆子戏;以致梆子戏节目日渐增加,在剧目中占主要地位,并把罗戏家当中所有可用的东西——曲牌如【呱嗒嘴】、【赞子韵】,引子、道白、做派、化妆等全部继承占有。罗戏衰亡了,但它到底是师辈,后辈唱梆子戏的大多都会唱罗戏,还有时被人点唱像《崔中原回家》那样的节目。

山区各县还有罗戏余波:光绪末年(1907年),栾川县境还有外来的罗戏班演出,近年嵩县业余玩唱的人还会唱些罗戏曲牌,演出活动早就没有了。

  三、卷戏

卷戏从豫东、黄河北来洛阳演唱,年代不详。比罗戏来得晚,影响不大。

卷戏的起源,有说它是寺庙念经卷的伴奏音乐流入民间形成了卷戏;有说它曾在皇家宫廷给帝王眷属演唱,故名眷戏。它的文场无弦乐器,只有笙、竹笛、马蹄号;武场有鼓板、锣、饶钹;有的用梆子击节。曲牌有【叫板】【起板】【原板】【慢板】【赞子】【帘子】【流水】【飞板】【哭牌】等。据说它深受清戏和罗戏的影响,唱词也很讲究格律,但曲牌运用灵活,表演随心放手,腔调婉转悠扬,封建士绅把它列为同罗戏一样的戏,诬之为“骚罗戏,浪卷戏”。有些卷戏剧目,如《桃花庵》《南阳关》《斩蔡阳》《进妲己》《大战土行孙》等转入梆子戏里,有的戏到现在还在唱着。

卷戏在洛阳演得不多,衰落也快。嘉庆、道光年间,洛阳及嵩县、栾川曾有卷戏班演出活动,光绪以后不常见,只是栾川等山区尚有一点小的活动。

由于卷戏和罗戏、清戏都是相仿的曲牌体,后人不明真相,往往都说成是清戏。

  四、皮黄戏

清代嘉庆年间,皮黄戏已在豫西跑高台演唱庙会戏,人都说这是黄戏。它来自湖北,多为襄阳(原为“襄樊”,现改为襄阳)戏班。

皮黄戏是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融合而成的戏曲剧种。“西皮”,秦腔传到襄阳一带与当地民歌结合而成的主调襄阳腔;“二黄”源于湖北的黄陂、黄冈,故名二黄。

皮黄产生于安庆一带。

皮黄,是由吹腔、高拨子变化而成,原名二簧,“簧”是腔,是艺人把“簧”简化为“黄”,才变成了二黄。西皮活动在湖北北部,二黄活动于安徽南部,两地相距虽远,但商路连的通,使西皮和二黄逐渐结合,造成了两种各具特色、不尽相同的唱法。在安徽的称安徽调,在湖北的称为皮黄(后又改称汉剧)。皮黄戏班的活动地区很广:南走湖南、广西,西到陕西、四川,北达河南、河北。湖北襄阳的皮黄戏班,年年都到豫西跑高台演出,洛阳一带观众不光把戏看够,还要请皮黄戏艺人住村教唱,促成一些业余的地摊清唱皮黄的海神班。豫西的梆子小窝(科)班,也请师傅教唱皮黄曲调。从清代中叶到民国初期,皮黄戏在洛阳一直很盛行。

皮黄戏的文武场面、角色行当基本和京剧相同。它的曲调运腔、表演艺术、戏词剧目与京剧都有一些区别。

二十年代末,由于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张(作霖)等混战中原,兵荒马乱,皮黄戏班难于远途跋涉来豫西演出。加上其他主客观原因,如:第一,豫西的梆子戏早已发展壮大,在语言风格、审美情趣上,它更适合观众口味,已经占据了洛阳剧坛。第二,二十年代出,从北方来洛阳的京剧,在艺术上发展快,水平高,超过了从湖北来洛演出的皮黄戏,它在洛阳的戏院里买票演出,轰动很大。所以,洛阳一带再也见不到皮黄戏班的演出了。

(在豫剧发展史上有“越调底子掺二黄,罗戏窝里出粗梆”一说,这句梨园行流行的谚语,道出了豫剧的演变过程。上文证实了罗戏是豫剧的“前辈”,也说明了皮黄戏对豫剧有过影响——小宝注)

本文《洛阳的外来剧种(上) 》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zixun/3426.html

上一篇:戏曲程式 下一篇:戏曲妆的步骤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