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6年戏曲新闻 >

“现在是昆曲演出的大好时光”

       9月10日晚,上海昆剧团演出的《牡丹亭》在贵州国际会议中心大礼堂谢幕,这是上海昆剧团贵州行的首演。一连四天,上海昆剧团和观众一起沉浸在“临川四梦”中,贵阳这个西南重镇首次迎来“百戏之祖”昆曲的大型演出。

 

       “太精彩了,真不敢相信400多年前的故事这样迷人。”台下观众沉醉其中,散场之后久久不愿离去。事实上,在此之前,除长演不衰的《牡丹亭》外,汤显祖生前营造的瑰丽世界惜乎已在舞台“残缺”——“临川四梦”中的第一梦《紫钗记》,留下的只有一折“折柳阳关”,《南柯记》历史上全本演出本就不多,流传至今的是“花报”和“瑶台”两折……

 

       经过长达一年的筹备,上海昆剧团将“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完整呈现出来,每部戏根据4部作品的不同特点量身定制,部分全本演出从唱腔到表演重新创作,并展开世界巡演。今年6月,广州大剧院单场1700座,“四梦”4场演出平均上座率超过90%,总票房收入100万元,打破广州大剧院有史以来的戏曲演出票房纪录。从4月持续至12月,全年将有40余场“四梦”,上海昆剧团的70后、80后、90后将接力登台,足迹从上海到云南、广西、贵州、捷克布拉格、美国纽约……

 

       “昆三班”的黎安和沈昳丽,此次搭档演出《紫钗记》。《紫钗记》在传统昆剧舞台保留下来仅有“折柳阳关”一出,8年前上昆新创《紫钗记》上演,剧本从无到有。这次重新排演,80多岁的上昆编剧唐葆祥再次出马。黎安说:“唐老师前后改了9稿,遇到情节不顺,排练场现场改剧本。”与8年前相比,此次《紫钗记》回归传统,主要唱腔来自清代叶堂《纳书楹曲谱》。细节也“抠”得更细。黎安和沈昳丽为角色设计新动作。“李益与霍小玉第一次见面,四目相视,我们让李益忘了扇子掉在地上,加入夸张的喜剧特色。”“折柳阳关”一折,传统演法是李益将柳枝往霍小玉手里一塞,黎安改成把柳枝缚在沈昳丽手上。“细节塑造人物。细节精致了,人物也立起来了。”黎安说。

 

       《南柯梦记》则由“昆五班”年轻演员挑大梁,连乐队、跑龙套的也是年轻团队。这是上昆首次将该剧以大戏的演出形式搬上舞台,也是上昆为提高青年演员“以戏推人、以人出戏”的又一次尝试。“年轻演员观众不熟悉,是不是愿意掏钱?”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说,一开始不是没有担心,但事实证明,她的担忧多余了。在多地的演出不仅全场满座,戏剧界更是对上昆“昆五班”的年轻人赞赏有加。

本文《“现在是昆曲演出的大好时光”》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xinwen/2016/34049.html

上一篇:梨园金秋戏曲展演未演先火 下一篇:越剧小百花借“侨”出海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