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6年戏曲新闻 >

苏州钟楼京剧社后继乏人 前景令人担忧

       为给社区老年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带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最终实现居民自治、引导居民成立社区文体团队,日前,钟楼社区“伙伴计划二期”正式启动。然而记者了解到,已经成立30年的钟楼京剧社,如今却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窘现状。

 

       成立30年,是苏州最早的京剧社团之一

 

       1985年,在时任钟楼居委会主任的资深票友汪振声张罗下,钟楼京剧研究会宣告成立,是改革开放后苏州成立最早的京剧社团之一,研究会的很多骨干就是当年苏州市财贸业余京剧团的成员,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研究会最兴盛时,一共吸纳了40多位成员,活动时悠扬的京韵总能吸引很多过路人驻足欣赏。

 

       成立至今,钟楼京剧社已走过整整三十个年头。三十年间,苏州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娱乐也日益“快餐化”,但仍有一群人偏爱传统京剧的悠长曲调。在小巷深处这个京剧团队,十多位票友每周都会相聚一起,伴着白发乐师的胡琴和鼓点,尽情陶醉在京剧的世界里。

 

       五年前加入的黄中青是钟楼京剧研究会的现任会长,也是会里的花脸演员,别看他个子小,唱起戏来却中气十足。他告诉记者,上世纪40年代自己出生于上海,孩提时代经常随父母前去看戏,50年代黄中青一家迁至苏州,住在乔司空巷,离开明剧场也不过10分钟路程,去剧场看京剧成了他们一家最热衷的娱乐方式。学戏之初除了有会中票友的指点,更多的是靠自己跟着名家录音磁带一遍遍练习。俗话说“六十不学艺”,可年逾花甲的黄中青硬是凭着自己对京剧的深深热爱,学成了一口字正腔圆的花脸唱腔,一直活跃在基层舞台上。   

 

       今年72岁的钟楼社区居民杨菊凤是比黄中青更资深的会员,15年前,她偶然路过京剧研究会的活动场地,这场邂逅让她就此对京剧深深着迷。与黄中青选择花脸不同,杨阿姨则专工青衣,经过多年练习摸索,她的表演功底越来越扎实,每次研究会组织到基层单位义演,杨阿姨几乎都会参加。最令她自豪的是,年过七旬的她,曾在舞台上完美演绎《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霸王别姬》中的虞姬,获得了社友和观众们的肯定,找到了自信和年轻的感觉。

 

       现在16名会员大多超过80岁,仅有一位年轻的“70后”

 

       黄中青已经76岁高龄,然而在钟楼京剧研究会中并不能算年长,在研究会目前的16位成员中,超过80岁的高龄老人比比皆是。令黄中青忧虑的是,每年都会有几名会员因为年纪太大或身体不好不能来参加研究会的活动,由于近几年几乎没有新会员补充进来,京剧研究会未来的前景实在令人担忧。

本文《苏州钟楼京剧社后继乏人 前景令人担忧》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xinwen/2016/32496.html

上一篇:各界人士送别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 下一篇:戏曲艺术走进湖北省中小学课堂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