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演员难演大戏 婺源徽剧解传承难题
3月24日,婺源县江湾景区雨过天晴。在景区古戏台前,游客们正有滋有味地欣赏当地老艺人表演的徽剧《百花赠剑》《水淹七军》。
徽剧迄今有300多年历史,京剧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这个曾在婺源县盛极一时的古老剧种,险些遭遇失传的境遇。该县紧急选聘传承人,整理挖掘散落民间的剧目,并选派32名少年到安徽学艺。如今,在江湾景区的古戏台,这个濒危的剧种已实现常态化演出,让游客在欣赏婺源的美景同时,感受徽剧的魅力。
演职人员从百余人到只剩6人
今年72岁的江裕民一辈子和徽剧打交道。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他退休后挖掘整理徽剧古老剧目,致力于非遗传承。
由于功底扎实、扮相威严、功架优美、身手稳健,注重人物刻画,不论大小角色,江裕民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舞台作风,深得观众赞赏。
1957年,13岁的江裕民随启蒙老师蒋荫庭学习大花,后来向老艺人崔月楼、汪新丁学习徽剧剧目。由于学有所成,成为剧团主要演员并担任业务团长、团长等职。40多年里,江裕民与剧团一道走过兴与衰,体验喜与悲。
据介绍,20世纪60年代是婺源徽剧的春天,婺源县徽剧团有演职人员108人,剧目300多个。20世纪80年代初,是剧团的辉煌时期。“那时,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编剧、导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主演‘五巨头’齐备,大型徽剧《詹天佑》《长城砺剑》等剧目获得全省多项大奖。”
但不久后形势急转直下,能演行当角色的只有6名演员,乐队只剩一名二胡手。从本世纪初开始,婺源县徽剧团只能演出几出角色少的折子戏。
不仅“活”起来还要“火”起来
“学习戏曲表演很苦很累,而且时间较长,年轻人不愿学,有些学了一段时间的小苗子因升学压力又半途而废……”谈起徽剧传承,江裕民有些担忧,怕自己的一身技艺失传。
2004年,江裕民退休后,挖掘整理徽剧古老剧目,促进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2006年,作为濒危剧种,婺源徽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东西,千万不能在我们手里毁了。”江裕民说,戏曲要发展,主要靠剧目,而剧目需要人去创作、去演出。2007年,江裕民获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源于对徽剧的热爱,自2009年起,江裕民把国家拨给非遗传承人的8000元(后增至1万元)专项扶持经费部分用于购买设备、书籍。同时,他召集分散在各地的同门师兄弟,共同整理出一批传统剧谱、剧本。江裕民一招一式教剧团年轻演员基本功,并用两年时间恢复了《水淹七军》《扈家庄》《汾河湾》三出传统剧目。
新闻热点
- 天津京剧院琴师吕玉勇喜收新01-09
-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0月开启团庆07-28
- 京剧程派名票张继安收徒仪式04-18
- 九九重阳节京剧老艺术家演唱10-04
- 评剧名家罗慧琴专场演唱会举07-28
- 春晚导演惨遭吐槽:你看TFBO01-28
- 毕春芳90华诞越剧毕派艺术专场07-18
- 上戏白衣校草丁舟杰甜美笑容08-10
- 大型廉政豫剧《张伯行》首演08-30
- 沪剧缘何与曹禺频频结缘?09-24
推荐关注
- 全球华人粤剧私伙局6月齐聚广05-05
- 中华戏曲人气之星在深颁奖07-13
- 大型豫剧《魏敬夫人》在信阳08-16
- 苏州昆剧院推出建院60周年系列07-18
- 专家纵论《借女巧配》不凡“07-13
- 《审头刺汤》呈现京剧之美04-21
- 北京曲剧《黄叶红楼》坚守经09-18
- 30年前京剧在南京有多火?“黄05-05
- 中国儿艺举办第二届新春儿童02-18
- 汇集11种地方戏曲持续送欢乐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