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间曲艺的尴尬:观众虽多但后继乏人
中新网济南3月6日电 山东四平调演员李桂英,连续多日跪在济宁市金乡县中心广场水泥戏台上演出。一口气唱完了长达278句的告词,时而似小溪流水、时而似热锅爆豆,四平调《三告李彦明》中裴秀英的角色被李桂英演绎得淋漓尽致。
厚实的戏妆掩盖了李桂英73岁的高龄,这位赢得台下2000余位观众热烈掌声的民间戏曲艺术家,却正在为后继乏人犯愁。
记者近日随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调研团队走访了曲种丰富、戏迷众多的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发现当地除四平调外,落子、梆子、琴书、花鼓等民间曲艺不同程度面临着观众多而传人少的尴尬处境。
李桂英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时至今日,金乡依然有很多人“不听四平调,晚上睡不着觉”,即使在当地四平调剧团解散时期,艺人仍常常被办婚宴、寿辰的乡亲请到家里唱戏。
“四十岁的时候我还能在台上翻跟头。”李桂英说,如今体力不支,跪着唱戏都有困难。
简板大鼓艺人张玉鹏也表示,每逢过节和农闲,戏场特别多,晚上还要点灯唱,66岁的他已感到力不从心。
花甲、古稀之年的民间曲艺人渴望将一身本领传给年轻人。“我往村里贴了招徒广告,可到现在还没收到徒弟。”花鼓艺人姬生诗因多年来单枪匹马地表演而倍感失落。
山东落子艺人张青敏为了收徒,在自家饭馆常年悬挂着“落子收徒、免费教学、包吃包住”的横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张青敏已收有7名徒弟,最小的9岁。
“人死艺亡的例子有很多,我们要吸取教训。”山东省艺术研究院的戏曲研究员马建中说。
马建中分析,民间曲艺在鲁西南地区培育了大批爱听戏、会听戏、懂戏理的观众,这些地区应凭借艺术资源办曲艺学校,并给艺人和学子提供政策与经济保障,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延续民间艺术的生命力。
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孙立生说,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根脉的组成部分,世界多元文化的涌进曾让人们迷失了自我,而如今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复兴有助于人们理清思路,找回文化根脉。
据悉,山东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四平调、山东落子、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曲艺均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纳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洁)
新闻热点
- 天津京剧院琴师吕玉勇喜收新01-09
-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0月开启团庆07-28
- 京剧程派名票张继安收徒仪式04-18
- 九九重阳节京剧老艺术家演唱10-04
- 评剧名家罗慧琴专场演唱会举07-28
- 春晚导演惨遭吐槽:你看TFBO01-28
- 毕春芳90华诞越剧毕派艺术专场07-18
- 上戏白衣校草丁舟杰甜美笑容08-10
- 大型廉政豫剧《张伯行》首演08-30
- 沪剧缘何与曹禺频频结缘?09-24
推荐关注
- 北京曲剧《黄叶红楼》坚守经09-18
- 全球华人粤剧私伙局6月齐聚广05-05
- 大型豫剧《魏敬夫人》在信阳08-16
- 30年前京剧在南京有多火?“黄05-05
- 中国儿艺举办第二届新春儿童02-18
- 中华戏曲人气之星在深颁奖07-13
- 汇集11种地方戏曲持续送欢乐07-15
- 苏州昆剧院推出建院60周年系列07-18
- 《审头刺汤》呈现京剧之美04-21
- 专家纵论《借女巧配》不凡“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