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2年戏曲新闻 >

歌剧《钓鱼城》呈现人性之美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唯一的歌剧作品《钓鱼城》26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这是该剧诞生以来首次走出重庆,在全国性舞台上亮相。演出中,舞台上移动的城墙及变幻的场景,给人动人心魄的感觉。
  歌剧《钓鱼城》取材于700多年前发生在重庆市合川钓鱼城的真实故事。宋末元初,蒙古人攻打重庆合川钓鱼城36年未果。在此期间,攻方统帅大汗蒙哥战亡,钓鱼城内十万民众饥寒交困、甚至出现“易子而食”。随着忽必烈缔造的元朝打开了天下一统的局面,攻守双方主要人物在经历战与和、生与死、爱与恨、局部与全部、名节与道义的极度纠结后,最终用理智战胜了情感,用和平解决了生死和战争。
  在思想主题上,该剧宣扬了“以人为本”、“以和为天”的历史主题,表达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和为上”的主流价值诉求;在人物塑造上,该剧着力刻画交战双方统军人物的内心挣扎,将非凡的历史人物平民化、形象化;在音乐创作方面,该剧将北方蒙古与西南川蜀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元素,在同一个时空的舞台上衔接融合,突出了剧中人物形象的时代、民族和地域特色。
  本剧向观众展示了“忠义”与“人性”,“生”与“死”的激烈博弈。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通过人物内心对“战”与“和”的强烈纠结和艰难抉择后,战争双方弃搏杀、铸剑为犁,带给观众深深的思考,更凸显了该剧“以人为本、以和为天”的主题,鲜明地反映了民族大融合过程中的人性之美。既体现坚强抗战、忠贞不渝的精神,也有和平统一、民族和解这样更高的一种境界;既还原历史真实,更突出蒙汉和解、民族团结。
  全剧紧紧围绕守城和攻城的矛盾冲突展开,集中体现了主人翁王立和忽必烈两个各自内心激烈的搏杀,把历史的重述和人文的梳理化成审美形象,让人进行荣与辱、功与罪、生与死、爱与恨、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演出中,音乐创作雄厚大气,演员阵容强大,唱腔中融会了一些巴蜀民歌,并运用了戏曲的韵律、节奏、板式等手段,其和声的处理与多声部交织,显得张力十足。
  据介绍,重庆市歌剧院为歌剧《钓鱼城》组建了240余人的强大演出阵容,并在剧中大胆启用年青演员提纲主角。演出阵容中,10位年仅9岁的儿童演员引人关注。

本文“歌剧《钓鱼城》呈现人性之美”最初发布时间:2012-6-29

本文《歌剧《钓鱼城》呈现人性之美》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xiqudaquan/xinwen/2012/26370.html

上一篇:《黎族故事》谱写黎族儿女的生命赞歌 下一篇:诗剧《温暖》首演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