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传承需要新意
近日,山东某地举办短视频大赛,邀请社会各界以短视频的形式,讲出本单位的好故事。出乎大赛主办方的预料,当地文艺院团拍摄的演员后台情景,播放量位居第一位。有网友在评论区写道:“没想到戏曲的后台是这样,第一次看到演员化装的画面。”“强烈建议多发一些戏曲演出的片段。”
业界有关地方戏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的讨论,持续了很多年。有人认为,地方戏的受众是老年人,年轻人不感兴趣。通过上面这件事可看出,这一观点稍显武断。老年人的确是地方戏的主要受众群,但并不代表青年一代对其完全不感兴趣。这其中的关键是,能否给年轻人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看到地方戏的魅力。目前来看,互联网便是很好的平台与载体。
长久以来,地方戏传承与发展的主阵地是各级文艺院团。近年来,为推动地方戏进一步走向民间与大众,各级文艺院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现实题材剧目的创作、经典作品的复排、戏曲进校园、青年新秀的培养等。但不能否认,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地方戏在多数地区仍然处于“吸引力不够”的状态。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缺乏稳定的受众群体,认可度有待提高。
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事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反映新时代社会面貌、增强民众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如果缺乏与年轻人的连接,地方戏的未来会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甚至会出现“有人演、没人看”的情况。
因此,利用各种各样的途径来扩大地方戏的知名度,进而拉近其与民众的距离,便成了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也可借助互联网。特别是在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地方戏更应该主动牵手互联网,借助后者的平台优势,为自身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而在牵手互联网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文艺院团和相关部门好好把握。
一是作品的制作与传播要有互联网思维。要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来征集民众对新创剧目的意见和建议;要打造成熟的直播平台,对一些公益演出进行定期直播;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选择适合互联网传播的剧目形式与内容。
二是要坚持正确的文艺发展方向。地方戏牵手互联网,可以更好地扩大影响力,发挥文艺引领时代的作用。地方戏的剧目制作要坚持基本的原则,包括导向正确、弘扬正能量、与时代同行等。不能为了追求所谓传播效果,就歪曲经典或排演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内容。(芭蕉)
(摘自 《中国文化报》)
新闻热点
- 【粤剧小百科】(129)《背解04-11
- 文化惠民系列演出评剧专场07-29
- 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最终名单04-26
- 梅派名剧《西施》演出大获成07-29
- 东北二人转杰出演员:勾丽华05-05
- 2019年“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05-16
- 【粤剧小百科】(126)文武生03-31
- 茅善玉:沪剧女儿 守“沪”一05-25
- 广东潮剧院一团2019年3月29日演03-31
- 华夏青年京剧团首演式即将开07-29
推荐关注
- 名家讲座:丹声细语述唱法—07-08
- 新编历史京剧《文明太后》亮04-05
- 追忆邓稼先话剧《马兰花开》05-07
- 杭州举行大运河戏曲节 五位梅05-25
- “欢乐西青文艺大舞台”京剧07-17
- 广东潮剧院林燕云获得戏剧梅04-27
- 全国汉剧名戏来汉大展演03-31
- 锡剧《董存瑞》在南京紫金大05-18
- 在京剧《新龙门客栈》里“一05-02
- 《角儿来了》钱惠丽:这个女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