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新闻 >

纪念昆曲艺术家朱传茗先生诞辰110周年折子戏专场在沪上演

2019年,是昆曲“传字辈”艺术家朱传茗先生诞辰110周年。5月25日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纪念昆曲"传字辈"艺术家朱传茗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系列展演”昆曲折子戏专场在中国大戏院精彩上演。

朱传茗是中国近现代举足轻重的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音乐家。自幼跟随父亲朱鸣园学习昆曲堂名,后带艺入苏州昆剧传习所。他扮相端庄秀丽、嗓音清丽柔润、身段优美大方、表演细腻传神,是“传”字辈演员中最出挑的旦角。

1925年起,朱传茗常在上海笑舞台、新世界、大世界演出,风靡剧坛,是新乐府、仙霓社昆班的中坚力量,时剧界将他与梅兰芳并称,誉为“北梅南朱”。同时又精于笛艺,备受曲界推崇,曾应邀为梅兰芳配演或擫笛,亦曾为梅葆玖授艺。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仙霓社解散,朱传茗从舞台转向杏坛。他长期在沪给曲友们授曲教戏,并一度出任上海戏剧学校(该校成立于1939年,停办于1945年)的昆剧教师。1951年,他进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艺术室工作,1954年起任昆曲演员训练班、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剧教师。

其嫡传弟子有张洵澎、蔡瑶铣、华文漪、梁谷音等“昆大班”艺术家,备受戏迷观众尊崇喜爱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童芷苓、言慧珠、李玉茹、红线女、袁雪芬等都曾向其问艺。俞振飞、言慧珠编创昆剧《墙头马上》时,由朱传茗担任唱腔设计和司笛,并参与了导演工作进行身段舞蹈的编排。

朱传茗的弟子们后来都成为了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有些秉承朱老师的愿望成为了昆曲的教育家,他们培养除了一大批活跃在当今昆曲舞台上优秀旦角演员。其中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澎派”艺术创始人,上海第六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榜首张洵澎就是昆旦艺术传承中的重要一员。

左起:朱传茗、张洵澎、张冉《南柯记·瑶台》剧照

本次纪念演出将三代“朱门昆旦”以特殊的方式相聚舞台:朱传茗的“艺”、弟子张洵澎的“传”、再传弟子张冉的“承”。张冉这位90后的昆坛新秀,在上海昆剧团的大力支持下,演出了《雷峰塔·断桥》、《贩马记·写状》和《南柯记·瑶台》三出风格各异的昆曲经典折子,用艺术的语言跨越时间的重阻,用昆曲的表现与前辈大师对话,力求多角度展现“朱门昆旦”的艺术风采与魅力。

值得称道的是,这次演出中再现了许多朱传茗先生特有的表演身段。张洵澎老师说她从朱老师那里学了很多特别的演法,动作细腻传神、别具风味。在演出前给张冉的教学和排练中,张老师尽力把她从朱先生那里学到的“朱氏”身段,在张冉身上传承复制了出来。这更增添了本次演出的意义和价值。

当晚的《贩马记·写状》由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特别助演,饰演剧中的赵宠一角。78岁的俞派小生与90后“朱门昆旦”在昆曲舞台上默契配合,展现了少年夫妻你侬我侬、忒煞情多的恩爱,也是演出一大亮点。

“对于昆曲艺术,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一次,在我的恩师张洵澎老师的亲自指导下,挖掘整理和传承了恩师的恩师朱传茗先生的一些代表剧目,我觉得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张冉说,“作为年轻一代的昆曲演员,能够对昆曲艺术的传承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我觉得非常幸福。”

此次演出由张冉昆曲艺术工作室主办,上海昆剧团全情奉献,为纪念演出贡献了强大支持。著名昆曲演奏家林峰、钱寅、李琪、杨子银担任司鼓、司笛,国家二级演员赵文英、娄云霄、贾喆,青年新秀徐倪浩、陶思妤、卫立、安新宇等倾情助演,为观众奉上了精彩的表演。(葛俊俊)

本文《纪念昆曲艺术家朱传茗先生诞辰110周年折子戏专场在沪上演》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news/201905/36616.html

上一篇:九剧院昆曲传承人入驻遂昌非遗文化街区暨“汤·莎”文化创新研究项目签约仪式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