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新闻 >

献身湘剧一甲子,曹汝龙从艺六十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

4月11日,“雄风逸韵·湘剧传承”——曹汝龙从艺六十周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长沙市文联共同主办,这是中国剧协第一次为地方戏艺术家举办研讨会。

曹汝龙生于1949年7月,是原长沙市湘剧院院长,长沙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曾获中国第四届“文华表演奖”、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五、七、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等。2004年主演的现代花鼓戏《秋天的花鼓》进入全国三十台精品剧目,实现了湖南省戏剧史上零的突破。曹汝龙是带动湘剧事业的保护和传承的领军人物,湖南省曾授予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同时,中国文联授予他“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并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陈彦表示,曹汝龙既经历过戏曲发展的高潮阶段,也经历过低谷时期。面对艰难困苦和利益诱惑,他始终保持着纯真的艺术之心和高尚的艺术追求埋头苦干。由继承到传承,无论角色如何变化,工作重心如何转移,他对湘剧事业的情感没变,对湘剧的责任心没变,湘剧正是因曹汝龙先生等几代艺术家的精心守护和传承而华彩依旧。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认为曹汝龙对戏曲美学有精深的体会,在发展推进湘剧文化的实践层面上做出很大贡献,为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角色的塑造上,很自然的达到了悲喜相承的境界。

“曹汝龙的唱腔声音圆润咬字清晰,除了上下句的连贯性以外,他的唱腔很像京剧里的四平调,韵味十足,入耳动听,已然自成一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原院长孙毓敏认为戏曲要有影响力,必须形成品牌,进行商业化运作和包装,形成“流派”才会吸引更多的关注。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王绍军总结曹汝龙具有“三跨”的特点:跨剧种、跨行当、跨领域,是非常难得的湘剧集大成者。在塑造角色方面,离形得似,以貌取神。

曹汝龙作为湘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60年的艺术实践,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体现出他深植厚培、立根固本和艺无止境、勇于创新的精神境界,他既充分发挥湘剧具有的程式,又能突破程式,既充分利用角色分行,又不受行当的局限,他充分借鉴兄弟剧种和其他门类艺术之常,融于自身表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气质。《中国戏剧》主编罗松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薛若琳认为,曹汝龙有两点非常不容易。第一他能跨界表演,他本来是湘剧演员,但他也能唱花鼓,虽然这两个剧种都地处湖南,但是音韵发声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样的跨界表演很不容易,需要演员不仅有功力,还得有功底,是需要刻苦学习、勤奋修炼才能达到的水平。第二曹汝龙还能跨行表演,他是老生演员,但他还融会贯通了丑角的表演艺术。

曹汝龙在会上表示,是湘剧培养了自己,成就了自己,所以他就爱湘剧,包括为什么跨行当、跨剧种表演,就是想丰富湘剧的表现形式,把湘剧发扬和传承下去。他还笑着说道,“只要身体好,嗓子好,为了湘剧,为了戏剧事业,我会一直演下去,演到演不动为止。”(通讯员/刘柯/任彧婵 记者/熊远帆)

(摘自 《湖南日报》)

本文《献身湘剧一甲子,曹汝龙从艺六十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news/201904/35278.html

上一篇:首部经典甬剧电影《典妻》昨首映 下一篇:少儿戏曲小梅花看看金奖落谁家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