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新闻 >

北京京剧院走入“四十不惑”

“辉煌岁月”北京京剧院建院四十周年展演第一阶段的演出日前落幕,一台台好戏轮番上演,一个个好角儿惊艳亮相,多场演出票房早早售罄,显现出北京京剧院四十年艺术积淀的传承,以及重视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更看得出近些年北京京剧院对市场的培育和挖掘。

项目孵化 捧角儿妙招显奇效

今年年初,北京京剧院程派新秀李林晓个人专场在长安大戏院上演,接连两天的《白蛇传》和《春闺梦》,原本打算亏本的演出每场均售出600多张票,每场票房收入近20万元。台下的观众或许想不到,这位程派新秀曾一度陷入迷茫,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入错了行。2010年大学毕业进入北京京剧院后,很长时间里李林晓都在跑龙套,不知道何时能演一出自己的大戏。迷茫之际,她去读研深造,甚至涉足音乐剧,却始终放不下挚爱的京剧。

近几年,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在剧院推行项目制运营管理机制,在演出水平符合剧院标准的前提下,演员都可以申请策划运营个人专场,剧院提供场地、人力、物力保障,演员吸引社会机构承担经营责任。“起初听了院长的话我很蒙,不知道项目制是什么,后来逐渐明白,项目制就是自己做主,打破禁锢你的条条框框,院里帮助你达成你想要的资源配置。这对青年演员来说是一个太大的奖励了。”李林晓兴奋地说。

2018年,项目制给李林晓提供了举办个人专场的机会。作为自己专场演出的项目负责人,她亲自参与了全部流程。不仅要学戏、排戏,还要去落实创意、组建团队、策划文案,包括海报的设计制作都得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她从以前的等待状态转为主动出击,不仅圆了自己梦想,也让自己对未来的艺术之路更有信心。

“京剧史上的顶尖表演人才都不是简单靠培养和‘捧’出来的,本质上是演员在有利的外部条件下通过自身全方位的努力而成才的。”李恩杰说。他担任北京京剧院院长以来,一直注重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来培养、孵化人才。除了推行项目制,剧院还连续多年举办“魅力春天”青年演员擂台赛 、“每周一星”等活动,大胆破除原有限制,让青年演员拥有更多成长机会。“魅力春天”擂台赛举办八年来,先后有160名青年演员获得参赛机会,剧院超过50%的演员成为能够担任一台以上大戏的主演,这在当今京剧院团中绝无仅有。

如今,剧院渐渐形成了一个完善健全的人才梯队,既有“领衔主演”“剧院中坚”,也有“青年领军”“魅力新星”,还选拔了13名佼佼者建立了“备选领衔主演”队伍。在剧院,往日的抱怨声不见了,青年演员学习练功的积极性大增,更多演员脱颖而出。

讲究品质 把观众请回剧场

前两年的“纪谭演出”、去年的朱绍玉作品展演、今年的“辉煌岁月”展演,以及新创剧目《大宅门》《狼牙山》……近几年,北京京剧院推出了不少“爆款”演出,一票难求的火爆局面与曾经“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窘境大相径庭。

在李恩杰看来,观众不爱看戏,就说明戏没演好,戏演得好与不好,是有没有市场的决定因素。他们的口号是“用品质把观众请回剧场”。

为此,剧院实施了艺术品质提高工程。首先是让老戏呈现新面貌,解决故事情节推进慢、剧本结构不合理、表现方式落后等问题,用庄重大气、高雅精致的标准将老戏进行加工提高,并据此形成传统老戏演出质量标准,以契合今天观众的欣赏习惯。每每演出时,不仅要看演员的表演,还要看幕布的色彩搭配,舞台道具的准确与精致,在全院树立起“讲究”的工作氛围。

同时他们在新创剧目上也力求高水平。《宋家姐妹》《狼牙山》《大宅门》等一大批新创剧目受到市场欢迎。这些作品一戏一格,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舞台监督强,演出水平才高,是业内许多人的共识。为此,北京京剧院建立起一支年轻的舞台监督队伍,并出台《北京京剧院舞台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其任职资格、职责范畴、学习考核、劳务标准。在制度的保障下,每一场演出都精益求精。

取消赠票 演出收入年年攀升

京剧界的各类纪念演出常被认为是圈内人的自娱自乐,剧场的门虽然敞开着,却很难吸引观众走进来。近年来,北京京剧院正一步步地打破这个“怪现象”。

2017年,北京京剧院举办纪念谭鑫培诞辰170周年、谭富英诞辰111周年系列展演活动。那次活动完全是商业运作,但系列演出却一票难求。2018年年底,北京京剧院又为著名作曲家朱绍玉举办从艺六十周年作品展演。同样是商业运作,正式演出前两天,11场演出的门票均已售罄。

本文《北京京剧院走入“四十不惑”》地址:https://www.xiquwenhua.net/news/201904/35160.html

上一篇:越剧《兰亭记》将于年内出炉 融汇戏曲精粹与书法文化 下一篇:京话剧《角儿》为没成角儿的人立传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